地圖APP的本地生活入口到底在哪?

2014-03-25 11:07:08來源:極客公園作者:

隨著移動互聯網用戶量的不斷增加,無論是百度還是高德都越來越重視將他們的地圖 APP 打造成本地生活的入口,通過強化主界面中“附近”這個功能,他們希望覆蓋用戶從發(fā)現、支付、路徑規(guī)劃甚至到評論的整個本地生活的活動鏈。

隨著移動互聯網用戶量的不斷增加,無論是百度還是高德都越來越重視將他們的地圖 APP 打造成本地生活的入口,通過強化主界面中“附近”這個功能,他們希望覆蓋用戶從發(fā)現、支付、路徑規(guī)劃甚至到評論的整個本地生活的活動鏈。

但隨著信息維度的增加和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將這個入口綁定在“附近”里面已經顯得越來越不可靠,簡單來說,太過臃腫了。打開“附近”就可以看到從吃、住、行、玩、游到購等幾十個項目,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坪芎玫唤獑枺覀兊纳钫娴氖菄@著“附近”展開的嗎?

“附近”不等于“本地”

什么是附近?就是以用戶當前位置為圓心一定距離為半徑畫圓的這個范圍內。很明顯它是實時的、當前最迫切需要的一個小事件。比如找附近的 ATM 取錢、找超市買瓶水、找加油站加油、找停車場停車、找快餐店買外賣、找公交站坐車等等,這種行為算不上是“生活”。

那么什么是本地生活?更多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大多是至少兩人的項目,而且相對是一個大事件,最典型的就是團購,涉及的可能是電影院、餐廳、KTV 或者是游樂園,此時的活動范圍大多不會限于附近。

\

雖然兩者并非決然隔離的關系,但“附近”和“本地”在屬性上存在很大差異,這也是為什么像團購服務這種以商區(qū)而非當前位置劃分的設計更能觸動事件的發(fā)生。因此像地圖 APP 這種將所有活動項目全部放在“附近”這個入口中,從邏輯上來說,即便用戶會習慣,但并不是一個合理的做法。

于是,通過進一步的利用自身平臺優(yōu)勢并探索和優(yōu)化用戶的行為導向,百度和高德逐漸嘗試著開啟了新的入口。

“探索”與“發(fā)現”,本地生活的新入口

在高德地圖更新到 6.0 版本之后,“發(fā)現”功能變得更加有趣。這個功能每天會結合一個當下熱門的主題給你介紹近期最值得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基于當前用戶所在城市的地點。比如 3 月 18 日北京已經暖意洋洋,賞花就成為了當下很多人計劃中的事情,“發(fā)現”就會為你推薦北京郊區(qū)最漂亮的賞花景點。此外,和高德地圖合作的 BTV 的美食地圖節(jié)目,節(jié)目里面介紹的特色美食也會在這里做定期推送。

\

這種按照活動主題分類的生活推薦,要比按照傳統(tǒng)的吃、住、行、玩、游、購這種傳統(tǒng)的按活動屬性分類的方式,更能吸引用戶點擊。因為前者是由事件驅動,并且可能潛在的解決了你的需求,而后者則要求用戶首先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所以當你看到你感興趣的推薦,就可以收藏,如果你想約朋友一起去就可以分享到微博、朋友圈或直接給某個微信好友。這進一步的將本地生活的入口覆蓋到了最初的發(fā)起環(huán)節(jié),可以說是第一入口。

相較之下百度地圖的動作要緩慢一些,在其 iPad 版中有一個“探索”入口,里面除了會推薦一些精品團購之外,還有一個就是“主題地圖”。這個地圖和高德的“發(fā)現”有一定類似之處,覆蓋面也很全,可惜更新速度較慢。

\

本地生活應該從地圖中獨立出來做最快捷的入口嗎? 

地圖 APP 之所以叫地圖,是因為用戶一打開主屏就會自動定位用戶當前位置。但是一旦地圖 APP 被當做成本地生活的工具,這個定位操作就顯得多余了——并非每次活動我都要看地圖,比如你不會每次看電影都去不同的電影院看,此時你更需要的是電影院的上映信息,對于一家你經常去的電影院,你不需要知道它的位置。

美團的做法正好相反,用戶一打開主屏就會自動推薦有趣的活動內容,然后你可以選擇在頂欄處選擇切換到地圖?上悸芬捕际菄@著附近在做。

\

所以,在百度地圖 Android 版之前的某幾個版本中,APP 在安裝好后會自動生成一個額外的“附近”快捷方式,目的就是讓用戶更快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上В髞碛秩∠恕,F在只支持將“看電影”手動添加至桌面。而高德地圖則沒有將“發(fā)現”獨立出來。

一個 APP 是否能綁定多個快捷方式是操作系統(tǒng)決定的,但是對于希望盡可能全地覆蓋用戶的整個本地生活的活動鏈的地圖 APP 來說,這是迫切需要的。

在 PC 互聯網,幾乎所有的上網活動都是圍繞著瀏覽器進行的,但在移動互聯網,一個 APP 圖標基本上就代表了一種上網行為,這些行為都是分散的,用戶進入的動機也不一樣。我們不能用 PC 互聯網的方式來做移動 APP,將所有的服務都綁定在一個 APP 中,這樣做肯定是不高效的。除非該平臺上的所有服務都是最好的、無可取代的,可惜現在的地圖 APP 還沒有做到這一點。

地圖 APP 的本地生活的平臺化和資源整合,既包含著糾結也包含著無奈。

本地生活的入口應該在“個人中心”當中

其實用戶的需求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想要的信息,而不是一味地停留在查找和思考當中,所以通知欄和 Android Widget 很大程度上的作用就是為了將信息率先呈獻給用戶。那么對于地圖 APP,要想做到這一點,就要更加了解用戶,做到給我的推薦就是我當前需要的。

因此,“附近”所承載的信息太過龐雜,“附近”快捷方式也僅僅是改善了操作上的便利,即便是高德地圖的“發(fā)現”,也有做的不夠好的地方,因為你不會像看新聞一樣每天看它。而這些瓶頸其實就在地圖的“個人中心”當中。

在地圖的“個人中心”里可以設置家和公司的位置、可以查看收藏的位置、可以管理(消費)訂單信息或者記錄自己的足跡以及和好友共享位置,此外還包括一些工具。這就說明理論上,地圖可以了解到你的消費習慣、消費傾向和經常去的地點,也因此可以做到為你精準的推薦你感興趣的東西。甚至當你最近關注的電影快上映時,地圖會提醒你去看首映;當你朋友過生日的時候,地圖還可自動給你推薦適合你們口味的聚餐的地方。

要做到這些,很顯然地圖需要訪問你的搜索記錄,需要獲取你的通訊錄中好友的信息,甚至還需要訪問你的日歷看你的日程安排……這看起來要比僅僅記錄你位置信息更為可怕,可惜這就是未來的趨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想要保住隱私只有一種辦法——不要聯網。

所以地圖的賬號系統(tǒng)其實是最具價值的,因為地址是 LBS 服務的基礎,沒有地址信息也就沒有服務可談,沒有合適的活動推薦。

因此,地圖 APP 的本地生活入口在哪,這并不是最根本的問題,因為單從地圖本身來說,它僅僅是個承載位置信息的工具,而位置僅僅是整個本地生活活動鏈的其中一環(huán)。主導一次活動的主角是用戶,地圖 APP 要想覆蓋整個活動鏈,不僅要解決“附近”問題,也不是建立一個快捷方式那么簡單,真正的入口藏在“個人中心”里。

關鍵詞:地圖APP入口

贊助商鏈接: